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近期政府祭岀「打炒房」的政策,立即吸引購屋族看好、看壞兩極的論戰,看好者認為此時房價會下跌、房市轉冷清,正是進場的好機會,看壞者則認為此刻通貨膨脹蠢蠢欲動、房價不易下跌,應該再等政府岀手更重、房價進一步下跌的時候再説。從以上的論點而言,看好者、看壞者的理由似乎都沒有錯,各有各自不同的想法,但唯一的共通點就是想買到「房價」的最低點,然而「房價」就是最難以預測的事情,而購屋「時機」的重要性不亞於房價,卻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

▲近期房市的多空消息頻傳,房價難以捉摸,不如早做準備、抓住正確的時機進場。
「現在是絕佳的購屋時機嗎?」從買房子的「房價」、「利率」這兩個最大的成本來看,現在或許不是房價的低檔時期,但卻是有史以來房貸利率最低的時期。根據中央銀行的數據顯示,擁有大多數房貸市佔率的五大公營行庫2月份新增房貸的平均利率為1.367%,這已經連續11個月的房貸利率都維持在1.4%以下,比起疫情發生前動輒1.8~2.0%的範圍少了0.4個百分點以上,房貸戶平均可以省下數千元以上的利息支岀。
|資助頭期款得留意220萬元免稅額
長輩想幫子女買房,方式有很多種,其中最常見的就屬於贊助頭期款,子女只需要負擔房貸,對此,翠華地政士事務所李復華地政士表示,長輩資助頭期款屬於現金贈與,需要注意的就是應避免超過免稅額,否則就會被課徵贈與稅。
snyderjv4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臺北外匯市場新臺幣兌美元今(18)日收盤收27.843元,升2.6分,成交金額9.95億美元。

▲新臺幣今日升2.6分,收盤27.843元。(圖/中央社)
新臺幣兌美元今日開盤價為27.9元,最高27.81元、最低27.9元。

紫水晶洞
snyderjv4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【時報-臺北電】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市場需求飆升,導致各類型晶片出現供不應求狀況,進而引爆全球產業的晶片荒,然而隨著疫情趨緩,有專家認為,現階段已有多種跡象顯示,出現PC需求放緩與晶片荒緩解的狀況。
美媒報導,記憶體晶片製造商美光的高階主管在會議中表示,PC需求已經開始趨緩,有一些客戶甚至出現晶片過剩的狀況。此外,券商摩根士丹利也在上周發佈報告指記憶體晶片市場「寒冬將至」,並調降好幾檔晶片股評級。
研究公司IDC的數據則顯示,第二季全球PC出貨量成長了13%,這低於市場預測的18%,同時比第一季的成長55%大幅放緩,尤其無線路由器製造商Netgear的財務預測指引令人失望,顯示銷售額可能低於預期。
對此,知名半導體專欄作家Tae Kim則說,「以前有一句古老諺語,當科技公司擁有好的市場景氣時,他們的股票通常會漲贏大盤,反之亦然,現在這項產業可能開始低於預期。」
不過Tae Kim強調,這不代表晶片荒已經結束,因為Delta變種病毒帶來的新一波流行及疫苗效力存有疑問,這讓各方的預測變得更為困難,「有些分析師認為,現在需求疲軟主要是季節性因素,明年銷售量將會回升。」
即使如此,Tae Kim認為,消費者搶著購買電腦與印表機的狀況已經很難再見到,「當上班族或學生購買筆電,在未來幾年內就不需要另一臺筆電,所以可以看到零售商開始對所有PC相關的產品提供折扣,除了顯示卡之外,現在仍然是從事遊戲業務的好時機。」
Tae Kim補充說道,「PC需求下降可能會持續好幾季,市場擔心晶片週期結束,導致記憶體晶片價格急速下滑,但對於想要購買相關產品的消費者來說,這或許是一個好消息,今年秋天將可以更容易在商店找到他們想要的產品。」(新聞來源:中時新聞網 郭宜欣)

snyderjv4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